老年人属于法律赋予特殊保护的群体,为了使其财产权益得到确实的保障,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规定:“老年人对个人的财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干涉,不得以窃取、骗取、强行索取等方式侵犯老年人的财产权益。”可见,法律明确规定禁止子女窃取老年人的财产。虽说家庭成员之间应当互相帮助,子女遇到困难时,父母会尽其所能地帮助其解决。但是,一个家庭的和睦是建立在互相包容、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的,子女们获取父母帮助的途径应当是合法的,切不可采取窃取、强行侵占的方式获取帮助。

该法第七十六条规定了实施此违法行为所面临的法律制裁:“家庭成员盗窃、诈骗、抢夺、侵占、勒索、故意损毁老年人财物,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由此可见,采取非法手段获取老年人财物的行为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法律制裁。
此外,我国《刑法》第264条规定,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但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五项规定,偷拿自己家的财物或者近亲属的财物,一般可不按犯罪处理;对确有追究刑事责任必要的,处罚时也应与在社会上作案的有所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