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往往没有很多的时间去查找和学习法律法规等方面的规定,否则会因耽误太多时间而导致超过法定时效丧失胜诉权。所以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最好及时去咨询专业人士,尤其是律师。通过咨询律师,当事人可以快速了解去查找哪些法律法规等并知道其可以维护哪些权益。那么当事人咨询律师应注意什么问题呢?
(1)在咨询律师前,总结一下劳动争议的情况,理清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争议的主要问题在哪里。当事人最好大致了解一下相关的法律规定和本地区实践案例,这样对律师给出的答案可以做出选择和判断。
(2)如实告知律师所有的情况。当事人咨询律师时,应详细告知律师所有的情况,律师的判断才会准确。切忌将律师作为倾诉的对象,只介绍对自己有利之处,让律师围绕着自己的思路展开分析。
(3)要整理好自己的提问,有目的地向律师咨询,而不要只咨询案件的输赢,而对案件没有整体的估计;且有目的地咨询能够节省时间,如属于收费咨询,也可以节省成本。

劳动争议发生后,如果争议比较大,或当事人工作比较忙等,可以委托律师代理案件。当事人聘请律师代理劳动争议案件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劳动争议案件有劳动争议仲裁阶段与劳动争议诉讼阶段两个过程,当事人通常认为打官司就是到法院,也就是到法院诉讼阶段才可以或才有必要委托律师代理案件,这是错误的认识。劳动争议仲裁阶段委托律师代理在劳动争议处理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有一些请求如果在仲裁阶段当事人不知道提出仲裁,而到法院诉讼时可能导致超过仲裁时效而丧失胜诉权;另一方面,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进一步强调劳动争议仲裁处理程序的重要性,规定了部分劳动争议仲裁案件实行一裁终决制,也使部分案件无法再通过诉讼最终解决。
(2)委托律师要审查资格,律师应持有由省级司法厅(局)签发的律师执业证,并有当年的年审记录。目前社会上冒充律师名义办案的“黑律师”很多,不仅收费高,乱打保证,办案质量也相当低下,所以当事人一定要注意。建议当事人到律师事务所办理委托手续。
(3)要尽量委托专业水平高的律师。随着法律服务市场的发展,律师的专业化分工越来越明显,委托专业水平高的律师能更好地为当事人维权。当事人在委托前应多咨询几位律师来做比较。如果律师在解答过程中,经常用一些民法上的原则来解答,说明该律师不是很专业;如果律师对具体细节作说明,则相对来说会专业一些,或者说有过这方面的办案经验。
(4)委托律师应签订书面的委托代理合同。当事人应了解他是委托律师事务所代理案件,应由律师事务所指派具体承办律师,律师个人无权私自接受委托。所以签订委托代理合同时应有律师事务所盖章,才是有效的。
(5)慎重聘请包打官司的律师。就仲裁或诉讼而言,案件总是有风险的。如果律师盲目地承诺稳赢,本身是违反执业纪律的,也是极不负责任的承诺。在实践中,当事人喜欢问律师“有几成把握胜诉”,实际上律师给出的胜诉把握都是没有意义的,即使是99%能胜诉,如果结果败诉了,律师称就是那1%的原因导致的,当事人也没有办法。反而真正负责任的律师会分析风险,慎重回答,因为律师所要做的是将风险降到最低。
(6)不能以律师收费作为委托代理律师的唯一标准。律师提供的是专业服务,而不是具体的商品。律师服务的成本就是律师付出的时间、精力,律师在收费时会考虑国家统一规定的标准,并预先估算案件的难度以及自己的实力、将付出的时间和精力,然后确定收费数额。如果律师收费过低,只是恶意竞争,那他在服务时必然会降低自己的时间、精力成本支出,而这些当事人未必能看得出来,最终受害的仍然是当事人自己。
当事人在委托律师代理后,如果律师没有及时向自己介绍案件进展情况,当事人应经常和律师进行沟通,了解案件情况,必要时也要配合律师做相关的调查取证工作,确保案件取得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