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电话:400-612-5618

离职之后,不给工资怎么办?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第五十条用人单位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条规定,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的,可以作为确定双方权利义务的依据。 关于程序性,是指用人单位在制定规章制度过程中要履行民主程序,《劳动合同法》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因此,《劳动合同法》规定重大规章制度制定、修改时用人单位应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关于公开性,是指用人单位要通过一定的方式让劳动者知晓规章制度的内容。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未经公示的规章制度一般不能作为用人单位拘束劳动者的依据。 因此,只有符合上述条件的用人单位规章制度才具有效力,否则用人单位属于克扣拖欠工资,建议向劳动监察大队举报或者申请劳动仲裁。

离职之后,不给工资怎么办?

具体做法如下:

1、协商解决。

2、到劳动行政部门举报,通常是单位所在区的劳动监察大队。

公司不按时支付员工工资的,员工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并立即要求公司支付员工拖欠的工资以及按照拖欠工资的支付25%的经济补偿金。

3、申请仲裁。

首先,你要确认和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的事实。其次,确认劳动关系后,可以要求单位补缴社会保险,补发工资。第三,单位应当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提前一个月通知劳动者,否则应当支付一个月的经济补偿金作为代通金。第四,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支付双倍工资,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应当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第五,单位违法 解除劳动合同,可以要求经济赔偿金,为经济补偿金的两倍。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可以在拿到仲裁书后15天之内到法院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