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电话:400-612-5618

被培训机构欺骗诱导消费,已交的费用如何要回?

真实案例

2021年11月23日,黄某某在抖音浏览到成人学历提升广告,接到了学慧网工作人员陈某某电话。陈某某极力向黄某某推荐中国传媒大学网络教育汉语言专业的专升本课程,并以政策改革、名额有限、需要补录进2021年8月的一批学员等理由诱导催促报名并发来京东学慧网课程链接。黄某某打开该链接,在京东学慧拉旗舰店购买了标题为本科汉语言文学的课程并支付学费9800元后,陈某某要求黄某某下载学慧网APP并签署培训服务协议。黄某某下载学慧公司软件后,发现学慧公司培训服务协议上注明:如签署该协议,将扣除15%注册费,并不予退费。黄某某对该笔费产生怀疑,未签署协议。后黄某某在企查查上查到学慧公司有众多司法案件,受骗案例甚多,因此黄某某无法继续相信学慧网,并决定不与学慧公司签署协议。

2021年11月23日晚,黄某某在京东申请全额退款。11月24日,学慧公司在黄某某未签署任何协议、双方未建立任何联系的前提下,在京东驳回退款请求、强行点击虚拟发货并留下虚假联系方式黄某某被迫申请京东介入纠纷,学慧公司向京东发送消息说:黄某某手机为空号打不通,只能驳回退款申请。实际上黄某某手机号并非为空号,黄某某认为学慧公司并未拨打电话,而是以此为由驳回京东退款申请,强行推进交易完成。11月24日,黄某某致电中国传媒大学官网电话询问,得知该大学针对成人网络教育不设有汉语言专业并已关闭2021年8月的招生通道,不可能进行补录。随后黄某某添加中国传媒大学招生部老师微信,再次询问专升本网络教育是否有汉语言专业,得到回复:校本部复中国传媒大学网络教育没有专升本汉语言文学专业。至此,黄某某确定自己被骗,不可能取得学慧公司提供的2021年度中国传媒大学汉语言专业网络教育的报名报考服务。黄某某认为在未签署任何协议,未使用任何服务,且被诱导付款后证实该大学无此专业课程且无法补录的情况下,学慧公司私自要求扣除15%的注册费不合理。黄某某多次与学慧公司沟通退费事宜未果,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诉至法院。

被培训机构欺骗诱导消费,已交的费用如何要回?

法院判决

法院认为,本案中,根据学慧公司向黄某某推送培训服务协议的情况,可以认定双方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黄某某未在学慧公司推送的服务协议上签名,双方培训服务协议未成立。黄某某通过京东商城支付给学慧公司的课程服务费用9800元,学慧公司应当予以返还。

判决如下:北京学慧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于本判决生效后七日内退还黄某某培训服务费9800元;

案件受理费25元,由北京学慧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负担。

案件分析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本案中,根据学慧公司向黄某某推送培训服务协议的情况,可以认定双方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黄某某未在学慧公司推送的服务协议上签名,双方培训服务协议未成立。黄某某通过京东商城支付给学慧公司的课程服务费用9800元,学慧公司应当予以返还。学慧公司主张黄应支某某付部分人工费用,但未提供相关证据证明其存在人工服务损失,应当承担举证不能的不利后果。综上,对于黄某某提出的学慧公司退还其在京东学慧拉旗舰店购买的专升本汉语言文学课程培训服务费9800元的诉讼请求,法院予以支持。

【被培训机构诱导消费,如何要回钱

被教育机构骗了的解决办法如下:

1、管辖地教育局投诉,培训机构归教育局管,把报名时的情况以及现在的情况跟教育局反映,教育局会处理的;

2、法院起诉,遇到被培训机构虚假宣传欺骗进而导致退费难的情况,可以搜集相关证据向法院起诉。

消费者如果遇到被培训机构虚假宣传欺骗进而导致退费难的情况,可以搜集相关证据,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相关规定,向法院起诉,要求判令培训机构“退一赔三”。

当前培训市场侵犯消费者权益问题比较多,消费者在接受此类服务时要保持警惕,以免上当受骗,同时要有证据意识,保存好相关证据,以便日后维权之需。一是有培训机构印章的合同,二是要保存好付款的凭证,包括发票或收据及刷卡的单据等,这些东西者确定了基础的法律关系,也是维权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