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法治热点:醉驾犯罪新形态背后隐藏的真相,碰瓷儿?当心触犯敲诈勒索罪!

2024-01-10


临近年关,又到了吃吃喝喝的日子,走亲访友也好,大聚小聚也罢,都离不开酒局。这驾车出行的朋友可要注意了,“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的铁律。伴随着2023年12月18日,两高两部出台的《关于办理醉酒危险驾驶刑事案件的意见》,根据醉驾犯罪的新形态、醉驾治理的新要求颁布的最新的司法解释,对醉驾行为的认定、处罚方式、刑事责任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这些规定旨在提高司法效率,保障公民权益,同时也为执法部门提供了明确的执法依据。



2022年12月16日晚上11点多,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顺义交通支队接到报警,一名男子骑自行车与汽车发生碰撞,民警立即赶到了现场。经民警了解,调取监控后,才发现,这起酒后驾车缘于一场鸿门宴后的碰瓷儿。



驾驶白色汽车的司机王某与贾某等人吃过饭喝过酒后,本没打算自己开车回家。但是接到了个陌生电话,称他的车挡在下水道上,影响施工,他这才返回停车场启动了车辆。王某启动汽车开始倒车时,一名男子骑共享单车突然出现在王某的车前,直接撞了上去。

事故现场,一起过来吃饭的贾某不停地劝说王某花钱了事。正说着,倒地男子的两个朋友也过来了,他们几个都说想要私了。



顺义公安分局某派出所民警调取了饭店门口的监控,后又对嫌疑人李某展开工作,才获知:这场事故本就是有谋划的碰瓷儿事件,而始作俑者便是与王某一起喝酒吃饭的贾某。贾某把王某的手机号透露给骑共享单车的人,然后伙同其他两人共同等候王某喝酒后来开车,这也才有了“影响施工”的话,其实本就没有下水道。

当民警在处置这起貌似简单的交通事故时,通过种种迹象中的蹊跷,才挖出了案件的真相。



贾某等四人被顺义公安分局刑事拘留,2023年5月,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本案。庭审中,被告人贾某供述了他的作案动机和实施方法。虽然经过周密计划,但贾某没想到,被害人王某和他吃完饭,起初并没有自己开车回家,后来电话挪车。共享单车撞上了王某的车,被告人贾某也立刻赶到了现场。报警之后,让被告人贾某没有想到的一个意外情况出现了。因为贾某收了被害人王某的7000块钱,这起案件的性质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日前,顺义法院对本案做出了一审判决。被告人贾某犯敲诈勒索罪,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责令被告人贾某退赔被害人王某的经济损失人民币七千元。


京尹律师提醒



自醉驾入刑以来,醉驾犯罪作为一种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遏制。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交通环境的改变,醉驾犯罪也呈现出新的形态和特点。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酒驾行为在城市交通中呈现出上升趋势。除了传统的酒后驾驶外,醉酒驾驶摩托车、电动车等非机动车的现象也屡见不鲜。醉酒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数量上升,造成的伤害和损失也更为严重。

醉酒驾驶从启动车辆开始,就已经迈出了犯罪的第一步,不要以为你只是在乡间的小路上,或者停车场内,或者内部道路等,只要有危险性质的存在,就已经涉嫌违法。



最新的司法解释是我国在治理醉驾犯罪方面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明确醉酒标准、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的衔接、共同犯罪的认定以及加大处罚力度等措施,我国在治理醉驾犯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醉驾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我们应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交通安全意识;加强执法力度,确保执法公正、公平、公开;同时,我们也应该积极探索新的治理模式和技术手段,为醉驾治理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案。

总的来说,最新的司法解释是我国在醉驾治理方面的一项重要成果,也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一步。它不仅体现了我国对交通安全的高度重视,也展示了我国在治理犯罪方面的决心和能力。我们期待着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国在醉驾治理方面能够取得更大的进步和成就。




本案中,透过醉驾又让我们看到了因醉驾而引起的多元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