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介绍】
胡寿民,北京京尹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管理学院法学硕士研究生,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北京律师协会会员、中国法学会会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北京多元调解发展促进会会员,担任多家房地产、金融公司的法律顾问。
具有丰富的审判、诉讼及非诉工作经验,从事法律工作三十余年,承办过上千件民商事、刑事案件,尤为擅长主办经济犯罪、职务犯罪、涉黑犯罪、民商事仲裁及诉讼等业务,特别是疑难案件的二审、再审、死刑复核及民事抗诉类案件。
他有着从基层法制工作者到法官再到律师的三重身份的转换,既能与委托人有换位思考的同理心,也有法官的思维和律师辩护的双重视角,为百姓主持公道是他一生的夙愿。他把每一次庭审都当做一堂法制课,内心装着一杆秤,从不会因为追求胜诉率而违背法律公平公正的底线。
他乐于把实践经验分享,助力同行业务成长。他把经验和研究成果凝结成《民商事之契约精神的确立与发展》和《刑事典型案例》等专籍,并有作品发表于《法学杂志》《人民法院报》《中国青年报》,获有“2022法治新时代十佳刑事辩护律师”等荣誉称号。
在法律行业的发展中,总有一些法律人如璀璨星辰,以专业、担当和对公平正义的执着追求,照亮着法治前行的道路。北京京尹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律师胡寿民主任,便是这样一位令人钦佩的法律界精英。他身兼多重身份,从基层法制工作者起步,历经法官的磨砺,最终成为一名资深律师,如今又在律所中担当青年律师指导委员会主任、专家业务指导委员会委员以及重大疑难复杂案件专家组成员,多重角色汇聚一身,书写着别样精彩的法律人生。
初心如磐,法律之路的起点与辗转
胡寿民律师的法律之路,始于对公平正义质朴的向往。回首往昔,他最初作为基层法制工作者,扎根于最贴近群众的一线,倾听着百姓们最真实的法律诉求,目睹着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矛盾纠纷。这段经历,让他深刻认识到法律对于普通民众的重大意义,那是维护他们权益、解决他们困扰的有力武器。
“基层的工作虽然繁杂琐碎,但却无比真实,每一个问题背后都是老百姓实实在在的生活。我那时候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学好法律,用法律的力量去帮助更多的人。”胡寿民律师回忆起那段时光,眼中满是坚定。
而后,他成功转型成为一名法官,坐在庄严的审判席上,手中的法槌虽轻,却承载着沉甸甸的责任。在法官的岗位上,他严谨审慎地审理每一个案件,力求让每一份判决都经得起法律和时间的考验。这段经历,不仅锤炼了他的法律思维,更让他站在了一个公正客观的角度去审视法律的运用,也进一步加深了他对公平正义的理解。
然而,出于对法律实践更多维度的探索和为当事人更主动服务的渴望,他最终选择了律师这一职业,开启了新的法律征程。从法官到律师,看似身份转变,实则是他在追求公平正义道路上的又一次升华,他带着法官的理性思维和公正视角,融入律师的辩护角色,为当事人的权益全力以赴。
三十余载沉淀,丰富经验铸就专业高度
从事法律工作三十余年,胡寿民律师承办过上千件民商事、刑事案件,每一个案件都是他法律生涯中的宝贵财富,也是他专业能力不断提升的基石。
在经济犯罪领域,他面对复杂的经济关系和隐匿的犯罪手段,总能抽丝剥茧,从海量的财务数据、合同条款中找到关键证据,厘清法律责任。例如,在曾承办的一起涉及企业财务造假的经济犯罪案件中,企业内部账目混乱,对外关联交易错综复杂,侦查机关一时陷入困境。胡寿民律师凭借深厚的法学功底和多年积累的经验,深入分析每一笔资金流向,比对行业规范和法律法规,最终锁定关键证据,为案件的顺利侦破和公正审判提供了有力支撑。
职务犯罪案件同样是他的擅长领域,这类案件往往涉及权力与利益的纠葛,背后关系网错综复杂。胡寿民律师不畏艰难,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严谨地梳理案件脉络。在办理一起公职人员受贿案件时,面对各方的压力和诸多干扰因素,他坚持深入调查,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通过对证人证言、行贿记录以及相关职务行为的细致分析,成功构建起严密的证据链,让犯罪行为无所遁形。
涉黑犯罪案件的办理更是考验律师的胆识和专业素养。胡寿民律师在面对这类案件时,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高超的专业能力。在处理一起涉黑团伙案件中,团伙成员众多,犯罪行为涉及多个方面,且存在证据分散、部分证人因恐惧不敢作证等难题。他不辞辛劳地走访相关群众,耐心做证人的思想工作,同时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密切配合,从法律适用到证据整合,全方位参与案件办理,确保了对黑恶势力的精准打击,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法治秩序。
而在民商事仲裁及诉讼方面,胡寿民律师更是得心应手。无论是合同纠纷、侵权纠纷还是公司治理方面的矛盾,他都能准确把握案件焦点,为当事人制定出最佳的解决方案。特别是在一些疑难复杂的二审、再审、死刑复核及民事抗诉类案件中,他凭借独特的双重视角和丰富的实战经验,多次扭转不利局面,为当事人争取到了公正的结果。

三重身份融合,独特视角服务当事人
胡寿民律师从政府法制办工作人员到法官再到律师的三重身份转换,赋予了他与众不同的优势。他常说:“这三种身份让我能够站在不同的立场去看待案件,既能理解委托人的处境和诉求,有着换位思考的同理心,又能以法官的思维去审视案件的走向和法律适用,在辩护中做到有理有据、不偏不倚。”
在与委托人沟通时,他总是耐心倾听,设身处地地感受他们的焦虑和期待。记得有一次,一位年迈的老人因为房产纠纷找到胡寿民律师,老人对法律程序一知半解,情绪十分激动。胡寿民律师不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老人讲解法律规定,还多次亲自前往房产所在地调查取证,安抚老人的情绪。在整个案件办理过程中,他时刻站在老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最终成功帮老人维护了合法的房产权益。
而在法庭上,他又能切换到法官的思维模式,预判对方可能的辩论观点以及法官对于案件的关注点,从而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在一次复杂的商业合同纠纷案件庭审中,对方律师提出了一些看似合理却存在法律漏洞的观点,胡寿民律师凭借自己曾作为法官的敏锐洞察力,迅速抓住关键问题,从法律条文的准确解读到类似案例的参照对比,一一进行反驳,让法官清晰地看到案件的事实和法律依据,最终赢得了有利的判决。
这种独特的双重视角,让他在处理案件时更加游刃有余,也赢得了当事人的高度信任和业界的广泛赞誉。

分享经验,助力行业发展
胡寿民律师不仅专注于自身业务的提升,还乐于把自己多年积累的实践经验分享出来,助力同行业务成长。他深知,一个行业的进步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年轻律师的成长更是关乎着法律事业的未来。
作为青年律师指导委员会主任,他积极组织各类培训和交流活动,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办案技巧、法律思维方式传授给年轻律师。在一次次的青年律师培训讲座上,他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如何在复杂案件中寻找突破点,如何与当事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年轻律师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同时,他还将自己的经验和研究成果凝结成《民商事之契约精神的确立与发展》和《刑事典型案例》等专著,这些书籍成为了同行们学习参考的宝贵资料。此外,他的作品发表于《法学杂志》《人民法院报》《中国青年报》等权威媒体,为学界和实务界的交流搭建了桥梁,也进一步提升了整个行业的专业水平。
荣誉加身,砥砺前行
胡寿民律师凭借卓越的专业能力和对法律事业的突出贡献,荣获了“2022 法治新时代十佳刑事辩护律师”等荣誉称号。然而,在他看来,这些荣誉既是肯定,更是鞭策。
“每一次获奖,都让我深感责任重大,我要对得起这些荣誉,继续在法律的道路上努力前行,为更多的人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为法治建设贡献更多的力量。”胡寿民律师谦逊地表示。
未来,他将继续坚守在法律一线,以青年律师指导委员会主任、专家业务指导委员会委员、重大疑难复杂案件专家组成员的身份,培养更多优秀的法律人才,攻克更多疑难复杂的案件,为推动我国法治事业的不断发展发光发热。
在胡寿民律师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位法律人对公平正义的执着追求,对专业素养的不懈提升,对行业发展的无私奉献。他用三十余年的法律实践,绘就了一幅绚丽多彩的法治画卷,也为后来的法律从业者树立了榜样,激励着更多的人在法治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相信在他的引领和影响下,北京京尹律师事务所将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青年律师,在处理重大疑难复杂案件上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为我国的法治建设添砖加瓦,让公平正义的阳光普照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