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法律上是如何确定一个人有没有“精神病”的?

2023-09-08

在法律上,确定一个人是否有精神病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需要遵循一定的法律程序和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法律的规定,精神疾病的确定需要经过法定程序进行鉴定。



一、什么是精神病?



精神病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出现明显异常的疾病,是指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识、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的总称。致病因素有多方面:先天遗传、个性特征及体质因素、器质因素、社会性环境因素等。

常见的精神病有: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性精神病、更年期精神病、偏执性精神病及各种器质性病变伴发的精神病等。

精神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非常复杂,目前没有完全阐明,但可能与生物学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有关。生物学因素包括遗传和神经生化因素,如个体遗传特征、神经递质代谢异常等;环境因素包括社会心理和环境应激因素,如家庭环境不良、人际关系紧张、工作压力等。

精神病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往往会出现明显的认知、情感和行为障碍,影响其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情可能会越来越严重,甚至危及生命。




02  精神病的诊断方法



通常情况下,医生会通过对患者进行详细询问和身体检查来确定是否患有精神疾病。此外,还需要借助心理测量学等专业工具来进行评估。

在精神科,医生需要通过详细的精神检查来诊断精神病。具体来说,医生会观察患者的日常行为特点,测量患者的身体和精神状态,询问患者及其家人的病史,并可能进行一些辅助检查,以确定是否患有精神病。

医生还会观察患者的日常行为特点,如是否有思维紊乱、妄想、幻觉、行为怪异、情感不协调等症状。同时,医生会测量患者的身体和精神状态,如血压、心率、体温等生理指标,以及焦虑、抑郁、紧张等情绪状态。

医生还会询问患者及其家人的病史,了解患者的家族史、个人经历、性格特点、社会交往能力等。此外,医生还可能进行一些辅助检查,如头颅影像学检查、内分泌方面的检查、生化方面的检查等,以排除躯体疾病导致精神症状的可能性。

综合病史、精神检查、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等信息,医生可以确定精神症状及某一种精神疾病,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需要注意的是,精神病的诊断需要慎重,需要由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03  法律上对精神病患者的定义和规定



在法律上,确定一个人是否有精神病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需要遵循一定的法律程序和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法律的规定,精神疾病的确定需要经过法定程序进行鉴定。

具体来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在程序上,通常需要由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委托专业的司法精神病鉴定机构进行鉴定。鉴定过程中,需要遵循严格的程序和规范,包括对被鉴定人的临床表现、病史、家族史、心理测试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最终鉴定结论需要由鉴定委员会或法医作出,并需要在法庭上接受质证。

需要注意的是,精神疾病的确定并不是简单的医学问题,它还涉及到法律、伦理、社会等多个方面。因此,在确定一个人是否有精神病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医学证据、被鉴定人的陈述、社会背景等等。同时,还需要遵循法律程序和规范,确保鉴定结论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04  法条引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