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法治热点:“男子离婚冷静期当街杀妻”,二审宣判:维持死刑!

2024-09-24

【基本案情】


据媒体报道,周某霞的妹妹小周透露,赵某超对周某霞的家暴持续已久,周某霞曾多次提出过离婚的想法,但未能成功。直到2023年7月,赵某超终于同意在离婚协议上签字。


2023年7月20日晚,某市荔X区沙X工业园门口,周某霞在递交离婚申请后第13天,被丈夫赵某超连续捅刺多刀,失血过多后当场死亡。

周某霞遇害现场2024年4月25日,某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被告人赵某超故意杀人案一审公开宣判,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赵某超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法院经审理查明,被告人赵某超、被害人周某霞于2011年登记结婚,2023年7月7日因感情不和向某省平X县民政局婚姻登记处申请协议离婚。2023年7月30日晚,周某霞在亲友周某等六人陪同下与赵某超约定在某市某工业园门口见面。赵某超到达后径直走向周某霞,被周某等人阻拦,赵某超持随身携带的尖刀朝周某、周某霞等人捅刺,致周某霞死亡,周某等四人受伤。

法院认为,被告人赵某超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致一人死亡,一人轻伤,三人轻微伤,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赵某超主观恶性大,犯罪手段残忍,后果严重,应予严惩,法院依法作出上述判决。




【京尹律师说法】



死刑,也称为极刑、处决、生命刑,世界上最古老的刑罚之一,指行刑者基于法律所赋予的权力,对犯人作出惩罚,结束他(她)的生命。

遭受这种剥夺生命的刑罚方法的有关犯人通常都在当地犯了严重罪行。尽管这“严重罪行”的定义时常有争议,但在现时保有死刑的国家中,一般来说,“谋杀”必然是犯人被判死刑的其中一个重要理由。

2011年5月24日,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发布2010年度工作报告称,最高院在审理死刑复核案件时,不是必须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均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刑法修正案(九)》中:执行死刑条件由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等发生重大犯罪,手段极其残忍,社会影响极其恶劣,如杀人,勒索绑架,抢劫,强奸,等危害国家刑法都有可能会执行死刑。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故意杀人罪是一种严重侵犯他人生命权利的犯罪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故意杀人罪的处罚力度非常严厉,最高可判处死刑。

2024年9月23日,在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庄重肃穆的法庭上,赵某超的命运最终被决定。此前,因与妻子周某霞的离婚纠纷,赵某超曾多次胁迫妻子见面。然而,等待她的不是解决问题的平和对话,而是赵某超手中锋利的刀刃。赵某超持刀行凶,连续捅刺周某霞及多名亲友,造成了周某霞的死亡和四名亲友的受伤。他的行为已经完全背离了法律和道德的底线,对他人生命权的不尊重和践踏,已经触碰了社会伦理和法律的底线。

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此案进行了公开审理,并依法作出了一审判决。赵某超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在判决宣读之后,赵某超选择上诉至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经过对案件的再次审理,认定的事实与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基本一致。法院认为,赵某超有预谋地当众行凶,其行为极其严重,对被害人及亲友的生命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和侵犯。对此类严重犯罪,应当依法严惩不贷。法院对一审的定罪量刑进行了认真审查,认为其定罪准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因此,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依法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对于赵某超的死刑判决,法院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这一刻的平静,也许在众人心中波澜不惊。但是它传递出的是一种对于法律的坚定和信任。尽管人类在感情中有着各种各样的冲突和分歧,但是社会有一个共有的道德准则和法律规则去规范我们,使社会保持公正与秩序。

社会的法制环境是一个人的安全保障和行为的规范,每个人都需要在这个环境中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对于赵某超这样的极端案例,我们应该深刻反思其背后的原因和教训,以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法律的庄严、生命的珍贵以及社会的公正都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尊重和维护。而只有在每个人心中树立起法律的红线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才能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有序、公正地前行。



【相关案例】



案例一、(来源:封面新闻)

2019年上半年,张某在互联网上结识了女主播姬某某,姬某某经常以各种借口向张某索要钱财。张某为给付姬某某钱财及偿还所欠债务,产生将其子张某某(被害人,殁年10岁)杀害后伪造在矿场区意外坠亡,骗取保险公司保险金和矿业公司赔偿金之念。
同年12月21日22时许,张某将张某某骗至某某渝特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在某某市南X区南X镇红X村矿场区的围墙外,双手捂压张某某口鼻致其窒息死亡。而后,张某将张某某尸体搬至矿场区围墙外推下崖壁,制造张某某意外坠亡假象。22日上午,张某找到张某某尸体后报警称张某某坠亡。

某某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有关规定,以张某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宣判后,被告人张某未提出上诉,检察机关未提出抗诉。某某市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并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最高人民法院进行了复核,已核准了罪犯张某的死刑,并下达了执行死刑命令。


某某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遵令,于2022年7月27日将罪犯张某验明正身,押赴刑场,执行死刑。


案例二、(来源:澎湃新闻)


2020年11月2日,陈某霖年仅2岁的女儿和年仅1岁的儿子,从15层高的家中双双坠亡,某某市南X区警方侦查发现,嫌疑人系两名儿童的生父张某及其女友叶某尘。随后两人被依法逮捕,并被提起刑事故意杀人附带民事诉讼。

2021年7月26日,叶某尘涉嫌故意杀人一案由某某五中院一审开庭。检察机关认为,张某、叶某尘共同故意杀人,致两人死亡,应当以故意杀人罪追究其刑事责任。12月28日,某某南X区锦XX府姐弟“坠亡”案将再次开庭。12月28日,张某、叶某尘一审获死刑并剥夺政治权利终身。2022年1月19日,澎湃新闻从权威渠道获悉,张某、叶某尘在法定上诉期内递交了材料,提出上诉。
2023年4月6日,某某市高级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审理了张某、叶某尘故意杀人上诉一案。5月11日上午,某某市高级人民法院对张某、叶某尘故意杀人上诉一案进行二审公开宣判。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对张某、叶某尘的死刑裁定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2024年1月31日,“某某姐弟坠亡案”被告人张某被法院执行死刑。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