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法治热点:职业打假人购买过期药品求10倍赔偿,“知假买假”该不该支持?
药品安全直接关系公众生命健康与社会公共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设立惩罚性赔偿制度,旨在通过加重违法成本遏制假药、劣药流通。随着维权意识提升与法律制度完善,“职业打假人”群体在食品药品领域的维权索赔案件日益增多,其中“明知过期药品而购买后主张10倍赔偿”的纠纷尤为典型。
查看详情
法治热点:军事禁区偷拍涉密、高层住宅窥探隐私——两起无人机案揭示哪些法律红线?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快速普及,其在航拍创作、农业植保、物流运输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但技术进步的背后也潜藏着法律风险。无人机凭借其低空飞行、隐蔽性强、高清摄像等特点,正逐渐成为不法分子实施偷拍行为的工具,从居民住宅的私密生活到军事禁区的涉密设施,均面临被非法拍摄的威胁。这种行为不仅侵犯公民隐私权、安宁权等基本民事权利,更可能触及国家安全红线,引发刑事追责。
查看详情
法治热点:从5800元到16万元——交通事故私了协议的司法撤销与权益救济
交通事故发生后,“私了”因程序便捷、耗时较短成为不少当事人的首选解决方案。然而,当伤情判断出现偏差、赔偿金额与实际损失悬殊时,看似“一了百了”的私了协议往往暗藏法律风险。
查看详情
法治热点:拆迁补偿1300万反成“罪证”?终审无罪获国家赔偿
在近几年来的法治进程中,拆迁补偿纠纷频发,其中一起引发广泛关注的案件是某市居民因获得1300万元拆迁补偿款,反被指控涉嫌敲诈勒索罪。本案源于一项城市更新项目,当事人在合法维权过程中,与开发商达成高额补偿协议,却遭司法机关错误立案,历经一审有罪判决后,最终在二审中获判无罪,并成功主张国家赔偿。
查看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2/67页, 共268条信息